不建充电桩=资源浪费!
您的场地正在“睡大觉”
您是否注意到,如今商场、酒店、物流园甚至街边商店的门前,充电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?这背后不仅是新能源浪潮的推动,更是一场“闲置资源变现”的商业革命!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:为什么这些场所争相布局充电桩?如何通过它实现“躺赚”?
新能源时代,充电桩成“刚需流量入口”
数据显示,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突破5000万辆,但公共充电桩数量仍存在巨大缺口。车主充电时,平均停留时间超过30分钟——这意味着:充电桩不仅是“充电工具”,更是聚拢人气的“流量引擎”。
商超/酒店:车主充电期间可能购物、用餐或住宿,直接拉动消费;
物流园:解决充电焦虑,吸引更多合作车队;
商店门前:充电桩成为周边居民的“固定打卡点”,提升店铺曝光。
补贴与激励机制
如:广东省
珠三角地区交流桩补贴 40 元 / 千瓦,粤东西北地区提高至 60 元 / 千瓦,且享受设备投资 15% 贴息。
海南省
个人及其他领域车辆一年内充电量达 2000 度以上,可申领 1600 元一次性充电费用补贴,直接刺激慢充桩使用频率。
新能源旅游客车、环卫车等特定车辆可申领最高 2.4 万元的一次性运营服务补贴,为景区、物流园区等场景的慢充桩提供稳定客源。
现在行动,抢占红利
01
政策窗口期
多地补贴不退坡,早建早享红利。
02
竞争蓝海
二三线城市充电网络仍稀疏,优先布局可垄断区域流量。
您的“充电桩财富计划”如何启动?
无论您的场地是商业综合体、工业园区、住宅社区,还是高速公路服务区,银积均可为您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: